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星油藤(南美油藤)的形态特征,并重点介绍如何将其与几种常见的相似藤本植物区分开来。
星油藤的基本信息
- 学名: Plukenetia volubilis L.
- 别名: 南美油藤、印加果、印加花生、印加坚果、星油果藤、萨查印加果
- 科属: 大戟科 星油藤属
- 原产地: 南美洲亚马逊雨林地区
- 主要价值: 其种子富含ω-3、6、9不饱和脂肪酸(高达45%以上),蛋白质和维生素E,被誉为“植物脑黄金”,主要用于榨取高品质食用油和保健品原料。
星油藤的形态特征(关键鉴别点)
掌握以下特征,是准确识别星油藤的基础:
茎:
- 攀援藤本,茎蔓生,长度可达数米甚至十几米。
- 幼茎绿色,表面常被有短柔毛(有时看起来有白霜感)。
- 老茎逐渐木质化,颜色变深(褐色或灰褐色),表皮相对光滑。
叶:
- 互生。
- 掌状复叶,这是最核心的特征之一!通常具3-5片小叶(最常见的是5片,但基部叶片或生长条件变化时也可能为3或4片)。
- 小叶:
- 形状:椭圆形、卵状披针形或倒卵形。
- 叶尖:渐尖或短尖。
- 叶基:楔形或圆形。
- 叶缘:有明显的锯齿(非全缘)。
- 叶面:绿色,光滑无毛或有极稀疏毛。
- 叶背:淡绿色,在叶脉上(尤其是主脉和侧脉)通常密被短柔毛或绒毛,这是非常重要的鉴别点,摸起来有毛茸感。
- 叶脉:羽状脉,清晰。
- 大小:小叶长度通常5-12厘米,宽2-6厘米。
- 叶柄:较长,通常带紫色或紫红色(尤其在幼嫩时明显),这也是一个有用的辅助特征。叶柄基部常有小而早落的托叶。
花:
- 花序:
- 雌雄同株,但异花(同一植株上有雄花和雌花)。
- 总状花序,腋生。
- 花序结构特殊: 花序轴顶端通常着生1朵雌花,而其下方则着生一个由多朵雄花组成的聚伞花序(看起来像一簇小花托着一朵稍大的花)。
- 雄花: 小,花萼4-5裂,无花瓣。雄蕊多数,花丝合生。
- 雌花: 比雄花稍大,花萼通常4-5裂(有时基部合生),无花瓣。子房上位,通常3室(有时2或4室),表面常有小疣状突起或柔毛,花柱短,柱头3裂。
- 花色: 通常为白色或淡黄绿色。
- 花期: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几乎全年可开花,盛花期因地域气候而异。
果实:
- 类型:蒴果。
- 形状: 近球形或扁球形,但最显著的特征是表面有4-6条明显的纵棱(翅)或沟槽,使果实呈星状(这也是“星油藤”名称的由来之一)。
- 大小: 直径约3-5厘米。
- 颜色: 未成熟时绿色,具纵棱;成熟时变为深褐色、褐色或灰褐色,纵棱依然明显。
- 开裂方式: 成熟时沿棱缝(室背)开裂成3瓣(有时2或4瓣),裂瓣常向外反卷。
种子:
- 数量: 每果通常含4-7粒种子(最常见4-5粒)。
- 形状: 椭圆形或卵形,稍扁。
- 大小: 长约1.5-2厘米,宽约1-1.5厘米。
- 颜色: 种皮深棕色或近黑色。
- 最核心特征: 种子一端(或两端)具有一层薄薄的、膜质或纸质的“翅”。这个翅是星油藤种子最独一无二、最具鉴别性的特征!翅的大小和形状可能略有差异,但明显存在。
- 种仁: 剥去种皮后,种仁为白色或乳白色,富含油脂。
与相似植物的鉴别方法
星油藤常与以下几种藤本植物混淆,尤其是在不开花结果、只看枝叶的情况下。以下是关键区分点:
木鳖子
- 学名: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(Lour.) Spreng.
- 科属: 葫芦科 苦瓜属
- 相似点: 大型草质藤本,叶掌状深裂,果实有突起。
- 关键区别:
- 叶: 单叶(非复叶),掌状3-5深裂(裂片边缘可能有浅齿,但非复叶的小叶),裂片形状变化较大(卵状披针形至长卵形),无托叶。叶脉和叶柄通常无星油藤那样的密毛。
- 卷须: 有卷须(通常不分叉或分叉少),星油藤无卷须。
- 花: 花较大,单性异株,花瓣5,黄色或浅黄色。
- 果实: 浆果(非蒴果),卵球形,表面密生肉质刺状突起(像小瘤子),成熟时红色。种子: 扁卵形,边缘有不规则波齿,灰褐色,形似鳖甲(故得名),无翅。
- 一句话总结: 木鳖子是单叶掌状深裂,有卷须,果有肉刺,种子无翅像小鳖甲。
绞股蓝
- 学名: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(Thunb.) Makino
- 科属: 葫芦科 绞股蓝属
- 相似点: 草质藤本,掌状复叶,小叶边缘有锯齿。
- 关键区别:
- 叶: 掌状复叶,小叶通常5-7片(偶尔3或9片),小叶片较小且薄,通常长3-7厘米。叶背常无毛或仅脉上有稀疏毛(不像星油藤叶背脉上密被毛)。有卷须(常2叉),星油藤无卷须。
- 花: 花极小,圆锥花序,花冠淡绿色或白色。
- 果实: 浆果(非蒴果),球形,小(直径约5-8毫米),成熟时黑色(有时带条纹)。种子: 极小,卵形,无翅。
- 一句话总结: 绞股蓝小叶5-7片且较小,有卷须,果小黑球,种子极小无翅。
栝楼(瓜蒌)
- 学名: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. (及其近缘种)
- 科属: 葫芦科 栝楼属
- 相似点: 大型草质藤本,有时叶形略似。
- 关键区别:
- 叶: 单叶(非复叶),掌状3-7浅裂至中裂(裂片边缘有疏齿),或有时不裂(近圆形)。叶背通常有毛,但不如星油藤集中在脉上且浓密。有分叉的卷须,星油藤无卷须。
- 花: 花单性异株,花冠白色,流苏状深裂(花瓣边缘细裂如流苏),非常独特。
- 果实: 瓠果(大型浆果),卵圆形或球形,成熟时通常为橙黄色或橙红色(少数品种绿色或黄褐色),光滑无棱。种子: 扁平,椭圆形,一端平截一端尖,灰棕色,边缘有棱线,无翅。
- 一句话总结: 栝楼是单叶掌状裂(或不裂),有卷须,花白色流苏状,果大圆橙黄光滑,种子扁平无翅。
木薯(仅枝叶有时略似)
- 学名: Manihot esculenta Crantz
- 科属: 大戟科 木薯属 (与星油藤同科不同属)
- 相似点: 灌木或小乔木,但有时枝条披散似藤,叶掌状深裂。
- 关键区别:
- 植株类型: 本质是直立灌木或小乔木(虽有长枝但非攀援藤本),茎干明显,常具乳汁(折断茎叶有白色乳汁流出)。
- 叶: 单叶(非复叶),掌状3-7深裂(裂至近基部),裂片形状(披针形至倒披针形)和大小变化大。叶柄长,常带红色(尤其顶部),无托叶或托叶早落呈刺状。叶背通常无星油藤那样的密毛。
- 花: 圆锥花序,花小,单性同株,无花瓣。
- 果实: 蒴果,椭圆状球形,表面有6条纵棱(这点与星油藤果实有棱相似,但木薯果实棱更圆钝),但通常较小(直径1-1.5厘米),成熟时开裂。种子: 椭圆形,有斑纹,无翅。
- 一句话总结: 木薯是直立灌木/小乔木,有乳汁,单叶掌状深裂,果小有棱但种子无翅。
星油藤鉴别要点总结
要准确识别星油藤,请牢记以下核心特征组合(尤其是开花结果前):
掌状复叶(3-5小叶): 这是区别于单叶或掌状深裂叶的关键。
叶背脉上密被柔毛/绒毛: 摸上去有明显毛茸感,是区别于绞股蓝、木鳖子(叶背毛稀疏或无)的重要特征。
叶柄常带紫色/紫红色: 辅助特征。
无卷须: 区别于葫芦科的木鳖子、绞股蓝、栝楼。
果实具4-6条明显纵棱(星状): 成熟时深褐色,室背开裂。
种子具膜质/纸质翅: 这是最独一无二、最可靠的鉴别特征!只要看到种子带翅,基本可以确定是星油藤(或其近缘种,但国内引种的主要是星油藤)。
鉴别口诀:
复叶三五片,叶背脉毛显。
叶柄常带紫,卷须从不现。
果熟棱分明,开裂成几瓣。
种子最独特,带翅是名片!
通过仔细观察叶、花、果(尤其是种子)的特征,并对照上述与相似植物的关键区别点,就能轻松准确地识别出星油藤。在野外或种植园鉴别时,优先寻找带翅的种子是最可靠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