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防城港中国转运服务网
详情描述
地灯在景观设计中的妙用:打造层次感光影的实用技巧

一、 理解地灯类型与特性(选择合适工具) 埋地灯:
  • 特点: 完全嵌入地面或铺装中,仅露出灯头或透镜。
  • 妙用:
    • 向上洗墙/洗树: 照亮建筑立面、墙体、树干的纹理,形成强烈的垂直光面,是创造背景层次的关键。
    • 勾勒轮廓: 沿路径边缘、台阶侧面、花池边界安装,清晰地界定空间轮廓,增加安全性和引导性。
    • 点状装饰: 在草坪、砾石区或铺装缝隙中点缀,模拟星光效果,增加趣味性。
    • 水下照明: 专用于水景,照亮水底、涌泉或瀑布。
低位柱灯/矮柱灯:
  • 特点: 灯柱高度通常在30-100cm之间。
  • 妙用:
    • 路径引导: 沿步道均匀布置,提供舒适的步道照明,形成视觉引导线。
    • 区域划分: 在庭院、平台边缘或不同功能区交界处设置,柔和地界定空间。
    • 重点照明: 照亮低矮的雕塑、小品或特色植物(如地被、球根花卉)。
    • 营造光影图案: 灯柱本身或灯罩能在地面或墙面上投射有趣的光影图案。
低位洗墙灯:
  • 特点: 灯具紧贴地面或略高于地面,光线主要水平或小角度向上投射。
  • 妙用:
    • 大面积洗墙/洗地: 营造均匀柔和的光面,突出材质的质感(如文化石、木格栅)。
    • 强调纹理: 光线掠过地面或墙面,能强化凹凸不平的纹理感(如卵石铺地、粗糙墙面)。
    • 创造光晕: 在植物丛下或坐凳后方安装,形成柔和的光晕背景。
水下灯:
  • 特点: 防水设计,用于水池、喷泉、溪流等。
  • 妙用:
    • 照亮水景形态: 展现水流的动态美(瀑布、涌泉)或水底的静态美(卵石、水生植物)。
    • 增加倒影: 照亮水面本身,形成建筑、植物或天空的倒影,倍增空间感和层次感。
    • 营造神秘氛围: 水下光线在水面波动,产生变幻莫测的光影效果。
二、 打造层次感光影的核心技巧

明确照明层次:

  • 基础照明: 满足基本安全行走需求,如路径、台阶照明。通常使用低位柱灯或埋地灯(光斑朝下或侧向)。亮度适中均匀,避免眩光。
  • 重点照明: 照亮景观中的焦点元素,如雕塑、特色植物、水景、建筑立面。使用埋地灯(向上洗亮)、低位洗墙灯或特定角度的低位柱灯。亮度应显著高于环境光,形成视觉中心。
  • 环境/氛围照明: 提供柔和的背景光,营造整体氛围。如低位洗墙灯对大面积墙面的漫射照明、埋地灯在植物丛中形成的点点光斑、水下灯对水面的渲染。亮度最低,作用是烘托而非主导。
  • 任务照明: 针对特定活动区域,如户外餐桌、阅读角。使用可调节的矮柱灯或嵌入式灯具,光线集中且可控。

利用光线方向与角度:

  • 向上照明: 最具戏剧性,能突出物体的高度、体积和纹理(如大树、雕塑、墙面)。是创造垂直层次感的关键。注意控制眩光,避免直射人眼。
  • 向下照明: 提供功能性的区域照明(如路径、平台),光线柔和,阴影清晰,能界定空间边界。是基础照明的主要方式。
  • 侧向/掠射照明: 光线以较小角度掠过物体表面(如墙面、地面、植物叶片),能最大化地展现纹理细节(如石材肌理、树皮皱褶、叶片脉络),增加立体感和质感。
  • 漫射照明: 光线通过灯罩或反射面散射开,形成柔和均匀的光环境,减少生硬阴影,营造宁静放松的氛围(如庭院休息区)。

控制光线强度与光色:

  • 亮度对比: 通过不同区域的亮度差异来塑造层次。焦点区域最亮,环境区域最暗,路径区域适中。避免所有区域都同样亮,失去层次。
  • 色温选择:
    • 暖白光 (2700K - 3000K): 最常用,营造温馨、放松、浪漫的氛围,适合住宅庭院、休闲区。与植物绿色搭配和谐。
    • 中性白光 (3500K - 4000K): 更自然、清爽,能更真实地还原植物色彩,适合现代风格、需要一定清晰度的区域。
    • 冷白光 (>4000K): 较少在住宅景观中使用,显得生硬、冰冷。可能用于需要高警觉性的区域或特定现代艺术装置。
  • 显色性: 选择高显色指数 (>80) 的LED光源,能更真实地展现植物、石材等材料的自然色彩。

巧借被照物塑造光影:

  • 植物: 是光影的绝佳“画布”。
    • 高大乔木:向上照明树干和树冠底部,形成壮观的“光伞”和地面斑驳的光影。
    • 灌木丛:从侧面或后方照明,勾勒轮廓,在后方墙面或地面上投射出迷人的枝叶剪影。
    • 地被植物/草:低位向下照明或埋地灯向上照射,可以展现其细腻的质感和形态,或在地面形成柔和的光斑。
    • 开花植物:在花期使用暖光重点照明,突出花朵的鲜艳色彩。
  • 构筑物:
    • 墙面:洗墙灯突出材质纹理,埋地灯向上投射形成光柱或光面。
    • 廊架/格栅:灯光从下方或内部照射,在地面或墙面上形成强烈的光影图案。
    • 台阶/挡墙:在侧面安装埋地灯或低位洗墙灯,清晰地勾勒出轮廓,保证安全并增加立体感。
  • 水景: 水下灯是灵魂。照亮水流动态、水底细节,或让水面本身发光,形成迷人的倒影。
  • 地面材质: 光线掠过不同材质(如光滑石板、粗糙卵石、木质平台)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射和阴影效果,增加层次。

创造光影序列与节奏:

  • 在路径、入口序列等线性空间中,通过灯具的间距、类型(如间隔使用柱灯和埋地灯)、光斑大小和方向的变化,营造出有节奏感和引导性的光影体验,如同乐章般起伏。
三、 实用注意事项 避免眩光: 这是最重要的原则!灯具选择、安装角度、遮光罩/格栅的使用都至关重要,确保光线不会直接射入人眼。 适度照明: “少即是多”。过度照明会破坏氛围,产生光污染,浪费能源。只照亮需要照亮的地方。 考虑季节变化: 植物在不同季节形态差异很大(如落叶树),设计时要考虑冬季和夏季的不同效果。灯具位置可能需要调整。 维护便利性: 地灯易被尘土、落叶、积水覆盖。选择易清洁、散热好的灯具,并考虑检修的便利性(如可拆卸灯头)。 防水防尘: 所有室外灯具必须达到相应的防护等级(IP65或更高)。 节能与智能控制: 使用高效LED光源,并考虑结合定时器、光感器或智能系统实现按需照明,节能环保。 安全第一: 所有电路必须由专业电工按照规范安装,尤其在水景附近。 四、 实例应用思路
  • 入口序列: 低位柱灯引导路径,埋地灯洗亮大门两侧特色墙或植物,营造欢迎感。
  • 庭院休闲区: 低位洗墙灯柔和照亮背景墙,矮柱灯提供餐桌照明,埋地灯在角落植物丛中点缀光斑,水下灯让小型水钵发光。整体营造温馨私密的氛围。
  • 特色大树: 使用2-3盏埋地灯(不同距离和角度)向上照射树干和主要枝干,突出其雄伟姿态,地面形成斑驳树影。
  • 现代水景墙: 低位洗墙灯均匀照亮整个水幕墙面,水下灯照亮水池底部和涌泉,形成纯净的光面与动态水流的结合。
  • 蜿蜒小径: 单侧埋地灯(朝路径方向)勾勒边缘,或间隔布置低位柱灯。光线引导方向,两侧植物在黑暗中形成自然屏障。

总结:

地灯是景观设计师在夜间挥洒光影的画笔。通过精心选择灯具类型、巧妙控制光线方向、强度和色温,并充分利用植物、构筑物等元素作为“画布”,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光影层次、戏剧性的焦点、引导性的序列和迷人的氛围。关键在于理解“光”的语言,懂得“克制”的艺术,让灯光服务于空间和体验,而非喧宾夺主。成功的景观照明,能让夜晚的花园成为白天的延续,甚至呈现出别样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