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狗咬伤确实需要冷静并立即采取正确的紧急处理措施,这能显著降低感染狂犬病和其他细菌感染的风险。请牢记并遵循以下步骤:
🚨 紧急处理步骤(牢记:冲、挤、洗、消、包、医)
立即脱离危险环境:
- 确保自己或伤者已远离咬人的狗,到达安全地点。
- 如果狗是自家的且可控,将其隔离到安全的地方(如另一个房间或笼子),避免再次攻击。
保持冷静,评估伤情:
- 尽量保持镇定,慌乱不利于正确处理。
- 快速检查伤口情况:位置、深度、出血量、是否有多处伤口。注意是否有皮肤破损(即使只是划痕或淤青)。
关键第一步:用大量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!
-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! 可以清除大量狂犬病毒和细菌。
- 怎么做:
- 在水龙头下,用大量流动的清水(自来水即可)持续冲洗伤口。
- 同时使用肥皂🧼(最好是碱性肥皂如洗衣皂) 仔细搓洗伤口及周围皮肤。
- 冲洗时间至少15分钟! 时间越长,效果越好。目标是尽可能冲掉狗的唾液和污染物。
- 冲洗时,可以适当挤压伤口周围(不是用力压伤口本身),帮助排出污染物。
- 如果伤口较深,冲洗时要尽量掰开创面,让水能流进去冲洗内部。
- 注意: 如果伤口在面部,冲洗时要格外小心,避免肥皂水进入眼睛。
轻柔挤出污血(如果伤口在流血):
- 在冲洗过程中,如果伤口有活动性出血,可以用干净的布或纱布轻轻按压伤口周边(不是直接大力按压伤口),帮助挤出一些可能被污染的血液。避免用力挤压伤口本身,以免加重组织损伤。
冲洗后消毒:
- 彻底冲洗干净后,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吸干伤口水分。
- 使用碘伏(首选) 或医用酒精(刺激性较大) 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。注意酒精会刺痛,碘伏相对温和。
简单覆盖保护伤口(可选,视情况而定):
- 对于较深、较大或持续渗血的伤口,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轻轻覆盖,避免途中再被污染。
- 注意: 对于小而浅的伤口,一些医学建议认为在就医前保持伤口开放可能更好,因为包扎可能为厌氧菌(如破伤风杆菌)创造生长环境。但首要原则是防止途中污染,如果环境不清洁或需要移动,简单覆盖是必要的。就医时告知医生是否已包扎。
立即就医!
- 无论伤口大小、深浅、出血多少,被狗咬伤后都必须尽快(24小时内)前往正规医疗机构(如医院急诊科、犬伤门诊)就诊!
- 为什么就医至关重要:
- 狂犬病暴露风险评估与免疫: 医生会根据咬伤情况(暴露等级)、狗的来源和免疫状况(如能获取),评估感染狂犬病的风险。如果存在风险,必须尽快(最好是24小时内)接种狂犬病疫苗,必要时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/血清。狂犬病一旦发病,几乎100%死亡,疫苗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!
- 伤口专业处理: 医生会对伤口进行更彻底的清创消毒,评估是否需要缝合(通常狗咬伤伤口会延迟缝合或不缝合,以降低感染风险)。
- 破伤风预防: 医生会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或抗毒素。
- 抗生素使用: 狗咬伤容易引起细菌感染(如巴斯德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),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预防性或治疗性使用抗生素。
- 记录与报告: 医院会记录伤情,并可能按规定报告相关部门(如疾控中心)。
📌 重要提示
- 不要做这些事!
- 不要用嘴吸伤口! 这极其危险,会将细菌甚至病毒带入自己口腔。
- 不要自行用草药、粉末、酱油、牙膏等涂抹伤口! 这些不仅无效,还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或干扰医生判断。
- 不要过度用力按压或捆扎肢体止血(除非是大动脉喷血), 以免造成组织缺血坏死。一般压迫伤口周边即可。
- 不要因伤口小而掉以轻心! 即使是小抓痕或淤青,只要皮肤破损,都可能传播狂犬病。
- 尽可能获取狗的信息:
- 尽量记住狗的特征(品种、大小、颜色、标记)。
- 如果是家养狗,询问主人狗的狂犬疫苗接种情况(索要证明最好)。
- 如果是流浪狗或无主流浪狗,信息对疾控部门评估风险很重要。
- 不要冒险尝试捕捉或控制咬人的狗(尤其是流浪狗),安全第一! 通知相关部门处理。
- 就医时告知医生:
- 咬伤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。
- 狗的详细情况(家养/流浪、是否接种疫苗、行为是否异常)。
- 你已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。
- 你自身的疫苗接种史(特别是破伤风和狂犬病疫苗)。
- 遵循医嘱: 严格按时接种后续的狂犬病疫苗(如果需要接种多针),按时复诊换药,按医嘱服用抗生素。
📍 总结关键点
- 冷静!安全第一!
- 立即!大量肥皂水 + 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!(最核心步骤)
- 消毒!(碘伏首选)
- 简单覆盖(防污染),或保持开放(防厌氧菌)视情况。
- 必须!立即!尽快就医!(24小时内,越快越好,特别是需要打狂犬疫苗/免疫球蛋白时)
- 不要迷信偏方!
被狗咬伤后,时间就是生命(尤其是预防狂犬病)。保持冷静,严格按照“冲、挤、洗、消、包(视情况)、医”的步骤处理,并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,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、保护自身健康的关键!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