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金盏花(主要指菊科金盏花属的金盏菊)的形态特征、品种分类以及常见栽培类型。
一、 形态特征
金盏花(Calendula officinalis)是一种一年生或短命多年生草本植物,以其鲜艳、持久的花朵和独特的叶片而闻名。
整体植株:
- 株高: 通常在 30-60 厘米之间,具体高度取决于品种。
- 株型: 通常呈丛生状,分枝较多,株型紧凑或稍松散。
叶片:
- 形状: 叶片互生(在茎上交替生长)。基部叶片通常较大,呈长椭圆形、长圆状倒卵形或匙形,有时基部略抱茎(茎部被叶片部分包裹)。上部叶片较小,形状类似或稍窄。
- 边缘: 叶缘通常全缘(光滑)或具有非常稀疏、不明显的波状齿或细锯齿。
- 表面: 叶片两面都覆盖着细小的腺毛(有时肉眼不易察觉),触摸时有粘性或粗糙感。
- 颜色: 鲜绿色至灰绿色。
- 气味: 揉碎叶片会散发出一种独特、浓郁、略带辛辣或药草的气味(有些人形容为“树脂味”或“麝香味”)。
- 大小: 长度可达 5-17 厘米,宽度约 1-5 厘米。
花(头状花序):
- 结构: 金盏花的花是典型的菊科头状花序,由外围的舌状花(通常被认为是“花瓣”)和中心的管状花(通常被认为是“花心”)组成。
- 花序梗: 单生于茎枝顶端,花梗粗壮。
- 总苞: 由1-2层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的苞片组成,包围着花序基部。
- 舌状花:
- 形态: 雌性,不育(不结果实)。
- 颜色: 最经典和常见的是亮橙色和金黄色。园艺品种颜色丰富,还有奶油白、杏黄、柠檬黄、深橙、橙红、甚至接近砖红色的双色品种(如花瓣尖端或基部颜色不同)。
- 大小与数量: 长度和宽度因品种差异很大。数量从单层(单瓣)到多层(半重瓣、重瓣)不等。重瓣品种的舌状花数量众多,层层叠叠,有时几乎完全遮盖中心的管状花。
- 形状: 通常呈长圆形、倒卵形或匙形,顶端可能有微小的凹缺(2-3齿裂)。
- 管状花:
- 形态: 两性花,可育(能结果实)。
- 颜色: 通常比舌状花颜色更深,常见深棕色、紫褐色、黄褐色或接近黑色。
- 数量与形态: 数量众多,密集排列在花盘中央。花冠管状,顶端5裂。
- 花期: 自然花期主要在春季(4-6月)和秋季(9-10月),但在适宜气候或人工栽培条件下(如温室),几乎可以全年开花,尤其在温暖地区花期很长。
- 花香: 花朵通常带有一种独特的、略带辛辣或药草的气味,不如叶片浓郁。
果实:
- 瘦果,形状多变,常见的有船形、爪形、环形等,常弯曲,表面有瘤状突起或刺。是区分品种的特征之一。
二、 品种分类
金盏花的品种分类主要基于其园艺应用目的和花部形态特征,尤其是在舌状花的数量(瓣型)、颜色、大小以及植株高度上的差异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
按花型(舌状花数量/重瓣性)分类:
- 单瓣型: 外围只有1-2层舌状花,中心管状花清晰可见。花型简单,更接近野生状态。例如:一些药用或留种品种、'Single Orange'。
- 半重瓣型: 舌状花数量中等,通常有3-5层或更多,中心管状花部分可见。
- 重瓣型: 舌状花数量极多,层叠紧密,几乎完全覆盖中心的管状花,形成饱满的球形或半球形花朵。这是目前观赏园艺中最流行的类型。例如:'太平洋美人'系列、'橘子酱'系列、'大力水手'系列的大部分品种。
按花色分类:
- 黄色系: 柠檬黄、奶油黄、金黄、深黄等。如:'Lemon Queen'(柠檬皇后)、'Sunset Buff'(奶油日落)。
- 橙色系: 浅橙、亮橙、深橙、橙红等。这是最经典的颜色。如:'Orange King'(橙王)、'Indian Prince'(印度王子)。
- 杏色/桃色系: 柔和温暖的色调,介于黄色和橙色之间或带有粉色调。如:'Apricot Beauty'(杏色美人)、'Pink Surprise'(粉色惊喜,实际是杏粉色调)。
- 奶油白/象牙白系: 纯净或略带黄/绿色调。如:'Snow Princess'(雪公主)。
- 双色/混色系: 花瓣带有两种颜色,如尖端深色、基部浅色,或带有条纹、斑点。如:'Greenheart Orange'(绿心橙,橙色花瓣,中心管状花区域呈绿色)、'Touch of Red'(红晕,橙色花瓣带红褐色尖端)。
按植株高度分类:
- 矮生品种: 株高通常在15-30厘米左右。株型紧凑,分枝密集,花头相对较小但繁多。非常适合花坛边缘、盆栽、窗台箱种植。如:'Fiesta Gitana'(吉普赛节日)、'慧星'系列。
- 中高品种: 株高在30-50厘米左右。是最常见的类型,用途广泛,花坛、花境、切花均可。如:'太平洋美人'系列、'橘子酱'系列。
- 高秆品种: 株高可达50-70厘米甚至更高。茎秆相对粗壮直立,花头大。主要用于切花生产或花境背景。如:'Art Shades'(艺术色调)系列的部分品种、'Prince'(王子)系列。
按主要用途分类:
- 观赏品种: 以花朵的观赏性(花型、花色、花量、株型)为主要选育目标。市面上绝大多数品种都属于此类。
- 药用/提取品种: 更注重花朵中活性物质(如类胡萝卜素、黄酮类化合物、挥发油)的含量和产量。通常花量极大,多为单瓣或半重瓣的橙色花。如:'卡利登'系列、'普罗旺斯'品种。叶片和花瓣都可用于制作药膏、浸油、茶饮等。
- 食用品种: 专为食用(花瓣作为沙拉、汤品、米饭的染色和装饰)而培育,确保无农药残留且风味适宜。颜色多为黄色或橙色。所有金盏花花瓣理论上无毒可食用,但专门标为“食用”的品种在种植管理上更严格。
三、 常见栽培类型(代表品种举例)
以下是一些在园艺和市场上非常流行和常见的金盏花品种/系列,代表了不同的类型:
‘太平洋美人’系列: 非常经典和广泛种植的中高型品种(约40-50cm)。花朵巨大,重瓣性好,花色丰富(橙、黄、杏、奶油白、双色等),花茎强健,耐雨耐热性相对较好。适合花坛、花境和切花。
‘橘子酱’系列: 另一个极受欢迎的系列。株型紧凑饱满(约30-40cm),花量极大,持续开花能力强。花朵半重瓣到重瓣,颜色鲜艳(亮橙、金黄为主)。非常适合作花坛大面积种植和盆栽。
‘大力水手’系列: 特点是早花、花大、植株强健(约30-40cm)。花朵重瓣,色彩明亮(橙、黄)。在凉爽气候下表现优异。
‘卡利登’系列: 药用型品种的代表。植株高大(50-60cm以上),分枝多,花量极其丰富,多为单瓣或半重瓣的深橙色花。专门用于提取有效成分或制作草药制品。
‘绿心’系列: 独特的观赏品种。特点是中心的管状花区域(花盘)在开花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绿色(“绿心”),与外围的橙色或黄色舌状花形成鲜明对比。如 'Greenheart Orange'(绿心橙)。
‘矮生’系列: 如 'Fiesta Gitana'(吉普赛节日)、'慧星'。株高仅15-25cm,非常紧凑,花小而密集,色彩缤纷。是花坛镶边、组合盆栽、窗台箱的完美选择。
‘艺术色调’系列: 包含一些颜色独特(如杏色、桃色、奶油色)和花型别致的高秆切花品种(50-60cm+),适合瓶插。
重要提示:区分“金盏花”与“万寿菊”
- 中文俗称混淆: 在中文语境中,“金盏花”有时也用来泛指万寿菊,但两者是完全不同属的植物(万寿菊属 Tagetes)。
- 关键区别:
- 叶片: 万寿菊叶片是羽状深裂的,裂片呈披针形或线形,边缘有锯齿,气味更刺鼻(有些品种有驱虫效果)。金盏菊叶片是全缘或波状齿的长椭圆形。
- 花: 万寿菊花朵通常更小(一些大花品种除外),总苞苞片联合成杯状,舌状花常有皱边,花色除了黄橙,还有红褐色、复色等。管状花颜色多为黄色。
- 用途: 万寿菊主要用于观赏(花坛、驱虫)和提取色素(叶黄素),不可药用(部分种类有毒)。金盏菊则观赏、药用、食用皆可。
总结
金盏花以其温暖明亮的色彩、丰富多样的花型(从单瓣到饱满的重瓣)、独特的叶片形态和气味,以及较长的花期,成为花园和药草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。通过选择不同的品种(矮生、中高、高秆;单瓣、重瓣;黄、橙、杏、白、双色),可以满足花坛镶边、盆栽观赏、切花生产、药用提取或食用装饰等多种需求。在种植和应用时,注意区分真正的金盏菊(Calendula officinalis)和俗称也可能叫“金盏花”的万寿菊(Tagetes spp.)。